说起骨质疏松的症状,大家可能都会想到驼背、身高降低、甚至骨折,但事实上,上述情况都属于骨质疏松后期的表现,已经对健康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由于骨质疏松早期症状不典型,自己很难意识到,所以今天,就来给大家来讲讲在骨质疏松早期,可能出现的4个情况:
1、晚上睡觉抽筋
之所以会出现抽筋,主要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血液中激素水平下降、钙和维生素D缺乏、胃肠道和肾脏对钙的调节功能失调,导致骨骼钙流失,血钙减少,从而导致肌肉痉挛。可以说夜间抽筋就意味着钙流失,钙流失就会导致骨质疏松。
2、疼痛
骨质疏松所引起的疼痛在腰背部多见,有的时候膝关节、肩关节到处疼痛,有时就连晚上睡觉的时候也疼。在更换体位时,比如坐的时间长了,站起来的一瞬间就会感到腰背部、膝关节的疼痛不适感,这与常见的腰肌劳损和关节炎相比,在疼痛的同时还有些“发虚”的现象。
3、身体畏寒,怕风、怕冷
骨质疏松在中医辨证上,与肾阳不足有关。肾阳不足,命门火衰,必然会导致畏寒怕冷,尤其在受到风寒侵袭时,更加感到不舒服。对于绝经后的妇女以及中老年人,有这些现象时,要考虑到骨质疏松的可能。
一说起预防骨质疏松,大家首先想到可能就是补钙,但是你知道吗?除了补钙,以下3件事同样很重要,不要忽视:
1、注意合理膳食营养
多食用含钙、磷高的食品,如鱼、虾、牛奶、乳制品、骨头汤、鸡蛋、豆类、杂粮、绿叶蔬菜等。少吃盐、糖、咖啡、茶等影响钙吸收的食物。补充维生素D,可促进钙质吸收。
2、坚持科学的生活方式
坚持体育锻炼,增强肌肉力量和平衡能力,预防跌倒和骨折。适当接受日光浴,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不吸烟、不饮酒,避免使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
3、定期检查骨密度
建议中老年人每年进行一次骨密度检查,评估骨量情况和骨折风险。根据检查结果和临床表现,及时采取药物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