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有3大危害,身体有4大症状,需警惕!

时间添加时间::2024-01-09 看阅读量:78

房颤,全称为心房颤动,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它不仅影响心脏的泵血功能,还会导致血栓形成,进而引发脑卒中、心肌梗死等严重后果。

房颤的三大危害:

1. 脑卒中:房颤患者发生脑卒中的风险比正常人高数倍。这是因为房颤时心房收缩功能减弱,血液容易在心房内淤积形成血栓。一旦血栓脱落,便会随着血液进入脑血管,造成脑卒中。

2. 心肌梗死:房颤患者发生心肌梗死的风险也较高。由于房颤时心房的收缩功能减弱,心脏的排血量减少,容易导致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发心肌梗死。

3. 心力衰竭:房颤会导致心房失去有效的收缩和舒张功能,使得心脏的排血量进一步减少。长期如此,容易导致心力衰竭,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房颤的四大症状:

房颤的症状因人而异,但以下四种症状是常见的表现:

1. 心悸:感到心跳加快或不规律,有时会伴有心慌、胸闷等症状。

2. 气短:在进行轻度体力活动或休息时感到呼吸急促,有时还会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3. 乏力:由于心输出量减少,患者容易感到疲劳、乏力。

4. 头晕或晕厥:由于心输出量减少或脑供血不足,患者可能会出现头晕或晕厥的症状。

如何警惕房颤的发生:

1. 年龄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房颤的发生率逐渐增加。因此,中老年人应特别关注自己的心脏健康状况。

2. 家族遗传:家族中有房颤病史的人也更容易发生房颤。这类人群应定期进行心脏检查。

3. 基础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疾病均可增加发生房颤的风险。积极控制这些疾病有助于预防房颤的发生。

4. 不良生活习惯:长期大量吸烟、饮酒、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习惯也可能增加房颤的发生风险。改善生活习惯有助于降低房颤的发生率。

5. 定期体检:通过心电图等检查手段可以及时发现房颤的存在。因此,定期进行体检有助于及早发现并治疗房颤。

6. 关注症状:如出现上述心悸、气短、乏力、头晕或晕厥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并治疗房颤。

7. 预防用药:某些药物可能增加发生房颤的风险。在使用这些药物时应严格遵医嘱,并注意观察心脏状况。

了解房颤的危害、症状及警惕要点有助于提高公众对房颤的认识和重视程度。通过积极预防和早期治疗,可以有效降低房颤的发生率和相关并发症的风险。

相关推荐Related to recommend

晨起口苦暗示身体警报?当心这4种潜在健康隐患,建议收藏自查
关节一到雨天更疼?湿气加重的3类炎症信号别忽视
血压忽高忽低要当心,这5个信号提示血管在报警
首页 拨打电话 在线咨询 在线预约 路线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