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的琐碎中,我们或许已经习惯了身体偶尔的小疼痛,但你知道吗?某些看似不起眼的疼痛,有时可能是身体向我们发出的预警信号。特别是对于那些患有糖尿病的朋友来说,身体的某些疼痛可能正是糖尿病并发症悄然逼近的征兆。
1. 单侧大腿疼痛:糖尿病性肌萎缩
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如果出现一侧大腿的疼痛,除了考虑常见的腰椎间盘突出压迫坐骨神经外,还应警惕糖尿病性肌萎缩的可能性。糖尿病性肌萎缩是糖尿病的一种罕见并发症,通常与长期血糖控制不良引起的神经损伤有关。主要症状包括臀部和下肢的疼痛、麻木,一般单侧下肢发病较多,但也有一些患者会出现在双侧。
与腰椎间盘突出不同的是,糖尿病性肌萎缩会导致肌肉减少,患者出现肌无力、体重下降,严重者可能行走困难,甚至完全无法行走。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该疾病往往具有自限性特点,即可能自行缓解或好转。
2. 双下肢远端疼痛: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SP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约50%的糖尿病患者可出现这种并发症。DSPN的典型表现是双下肢远端(双足及足趾)的对称性麻木感,但约有20%的患者会出现疼痛感,即痛性DSPN。这种疼痛可表现为灼痛、电击样痛、锐痛等强烈的痛感,以及酸痛、瘙痒、冷痛和诱发性疼痛等不同类型的疼痛表现。
DSPN的发生与长期高血糖引起的神经纤维损伤有关,导致神经传导异常。除了疼痛外,患者还可能出现袜套样感觉、踩棉花感、蚁行感等特殊感觉。
3. 腹部疼痛:糖尿病胃轻瘫
糖尿病胃轻瘫是糖尿病的一种自主神经并发症,通常发生在病程15年以上的糖尿病患者中。支配胃肠道的自主神经受到损伤,会引起胃肠道的动力下降,表现为胃口差、少食即饱、经常腹胀、慢性腹痛、反酸打嗝、恶心干呕、大便难解或拉稀等症状。
这些腹部不适症状往往被患者误认为是肠胃问题,但实际上是糖尿病并发症的一种表现。糖尿病胃轻瘫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导致营养不良和电解质紊乱等严重后果。
4. 尿痛:泌尿道感染
糖尿病患者由于尿液中含有大量糖分,为致病菌提供了有利的繁殖环境,因此免疫力普遍较低,极易受到泌尿道感染的侵袭。泌尿道感染的临床表现包括尿频、尿急、尿痛以及尿不尽感,其中疼痛感可能以尿道内的灼烧感形式出现。
然而,由于糖尿病本身即伴随着多尿的症状,泌尿道感染的症状往往容易被忽视。建议糖尿病患者每半年至1年常规检查一次尿常规,以便及时发现并治疗泌尿道感染。
糖尿病并发症的多样性和严重性不容忽视,当身体出现疼痛时,尤其是上述四个关键部位的疼痛,患者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自己的糖尿病病史,通过专业的检查和诊断,可以尽早发现并发症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糖尿病患者应保持良好的血糖控制习惯,定期进行并发症筛查和评估,以降低并发症的风险。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个人卫生、合理饮食、适量运动也是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