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作为全球第二大致盲性眼病,以其隐匿性强、危害大的特点,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视力健康。许多患者在确诊时,病情已发展至中晚期,视功能遭受不可逆的损害。其实,青光眼在发作前并非毫无预兆,视力模糊伴头痛就是常见症状,此外还有三个关键征兆值得警惕。
青光眼发作的典型“警报”
当青光眼急性发作时,眼内压急剧升高,会压迫视神经和视网膜血管,导致视网膜缺血、缺氧。这一系列变化会直接影响视觉信号的传递,使患者出现视力模糊的症状,严重时甚至仅能分辨眼前手动或光感。与此同时,眼压升高还会刺激三叉神经末梢,引发剧烈头痛,疼痛部位多位于眼眶周围、额部或太阳穴附近,疼痛性质为胀痛或钝痛,且可能伴有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这种视力模糊与头痛同时出现的情况,是青光眼急性发作的重要标志,需立即就医,以降低失明风险。
关键征兆一:眼胀眼痛
在青光眼早期,患者常感到眼睛酸胀、疼痛,尤其在长时间用眼、情绪波动或处于暗环境后更为明显。这是由于眼内压逐渐升高,对眼球壁产生持续压力,刺激了眼球内的感觉神经末梢所致。这种眼胀眼痛起初可能较为轻微,容易被忽视,但随着病情进展,疼痛会逐渐加重,且发作频率也会增加。例如,一些患者在长时间看电脑或手机后,会感觉眼睛像要“爆出来”一样胀痛,休息后虽能缓解,但反复出现,此时就应警惕青光眼的可能。
关键征兆二:虹视现象
虹视是指患者在看灯光时,周围会出现像彩虹一样的彩色光晕。这是由于眼内压升高导致角膜水肿,使光线发生折射和散射,从而产生彩色光环。虹视现象通常在夜间或光线较暗的环境中更为明显,且持续时间较短,可能仅持续几分钟或十几分钟。然而,这短暂的异常视觉体验却是青光眼的重要信号之一,一旦出现,应及时到医院进行眼压、视野等相关检查。
关键征兆三:视野缺损
视野缺损是青光眼逐渐发展的结果,也是容易被患者忽视的症状。在疾病早期,视野缺损可能仅表现为周边视野的轻微缩小,患者自身往往难以察觉。但随着病情进展,视野缺损会逐渐向中心扩展,最终导致管状视野,即患者只能看到正前方的物体,周围事物一概看不见。因此,定期进行视野检查对于早期发现青光眼至关重要,尤其是对于有青光眼家族史、高度近视等高危人群。
青光眼虽然可怕,但只要我们了解其发作前的关键征兆,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就能有效控制病情,保护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