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不少人都有过胃部灼烧感的经历,那种从胃部向上蔓延的灼热不适,让人十分难受。胃部出现灼烧感并非偶然,很可能与以下4个因素密切相关。
饮食不当
饮食是引发胃部灼烧感的常见因素之一。过多摄入辛辣食物,如辣椒、花椒等,其中的辣椒素会强烈刺激胃黏膜,破坏胃黏膜的保护屏障,使胃酸更容易侵蚀胃壁,进而产生灼烧感。同样,大量食用酸性食物,像柑橘、柠檬、醋等,会直接增加胃内酸度,胃酸分泌过多,刺激胃黏膜,引发不适。此外,暴饮暴食也是不良饮食习惯。短时间内进食大量食物,会使胃过度扩张,胃内压力增大,胃酸反流至食管,灼伤食管黏膜,导致胃部及胸骨后出现灼烧感。而且,长期饮酒、喝浓茶和咖啡,酒精、茶碱、咖啡因等成分会刺激胃酸分泌,损伤胃黏膜,加重胃部灼烧症状。
胃食管反流病
胃食管反流病是导致胃部灼烧感的重要原因。正常情况下,食管下端有括约肌,它能防止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然而,当括约肌功能出现障碍,如松弛或压力降低时,胃内的胃酸、胆汁等消化液就容易反流到食管中。由于食管黏膜的防御机制较弱,无法抵御胃酸的侵蚀,就会引发炎症和损伤,产生烧心、反酸等典型症状,患者常感觉胃部及胸部有灼烧感,尤其在弯腰、平躺或腹压增加时症状更为明显。
消化性溃疡
消化性溃疡主要包括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这两种疾病都可能引起胃部灼烧感。胃溃疡多是由于胃黏膜的保护因素减弱,如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破坏胃黏膜、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导致胃酸和胃蛋白酶对胃黏膜自身消化而形成溃疡。当胃酸刺激溃疡面时,就会产生明显的灼烧疼痛。十二指肠溃疡则通常与胃酸分泌过多有关,空腹时胃酸直接接触溃疡部位,引发疼痛,疼痛可放射至胃部,让患者感觉胃部有灼烧不适。
精神因素
精神因素对胃部健康的影响不容忽视。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状态下,会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影响胃肠道的功能。精神压力会刺激交感神经兴奋,使胃黏膜血管收缩,胃黏膜血流量减少,导致胃黏膜缺血、缺氧,抵抗力下降,容易受到胃酸的侵蚀,引发胃部灼烧感。同时,不良情绪还可能影响胃肠蠕动,导致胃肠功能紊乱,进一步加重胃部不适症状。
胃部总出现灼烧感可能是身体发出的警示信号,提示我们存在某些健康问题。如果这种症状频繁出现或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明确病因,并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以维护胃部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