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了,你有“悲秋”吗?医生提醒:警惕“悲秋综合征”

时间添加时间::2023-10-15 看阅读量:147

秋季昼夜温差逐渐增大,气温突然降低,景象逐渐萧条,容易让人产生萧瑟、凄凉之感。从生理学分析,人体生物钟也因不适应日照时间长短的变化,导致生理节律紊乱和内分泌失调,进而使得情绪与精神状态受到影响,“心理亚健康”一触即发,甚至出现焦虑、抑郁。

​“悲秋综合征”的症状

那么,悲秋综合征会有哪些症状呢?

1.情绪低落,高兴不起来;

2.精力缺乏,容易疲劳;

3.对很多事情都提不起兴趣,愉悦感丧失;

4.食欲下降,失眠多梦;

5.自我评价低,反应迟钝;

6.莫名焦虑,对前途感到悲伤或绝望。

如果有以上情况并且持续超过两周的话,就需要警惕秋季抑郁的发生。

有效预防“悲秋综合征”

为了有效预防“悲秋综合征”,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1.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身边的人和事,积极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压力;

2.注意调整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以应对季节变化带来的身体反应;

3.适度进行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有助于释放压力,增强体质;

4.在日常生活中,还要注意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合理搭配膳食,保证营养均衡;

5.关注心理健康知识,掌握情绪调节的方法和技巧。

相关推荐Related to recommend

晨起口苦暗示身体警报?当心这4种潜在健康隐患,建议收藏自查
关节一到雨天更疼?湿气加重的3类炎症信号别忽视
血压忽高忽低要当心,这5个信号提示血管在报警
首页 拨打电话 在线咨询 在线预约 路线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