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立冬,阳气敛藏寒气来袭,警惕这些高发病

时间添加时间::2023-11-08 看阅读量:107

今天是11月8日,迎来“立冬”节气,通常是一年中气温下降速度快、容易出现“断崖式”气温暴跌的一个时段。立冬时节也是易感人群的“危机时刻”,尤其老人、儿童、体弱者,应提早做好呼吸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的预防和监测。

1、流感和感冒

立冬后气温降低、昼夜温差变大,常人最需提防的就是流感和普通性感冒的侵袭。流感的主要危害是引发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它会加重潜在的疾病如心肺疾患,老年人以及患有各种慢性病或者体质虚弱者患流感后容易出现严重并发症。

普通性感冒如果治疗不当也很容易发展成支气管肺炎。一般来说,流感表现为起病急骤、畏寒、高热、头痛、肌肉关节酸痛、全身乏力、鼻塞、咽痛和干咳,发烧在39摄氏度以上,还会引发肺炎等并发症。普通性感冒表现为喉咙痒痛、鼻塞、流泪、流鼻涕、打喷嚏、咳嗽、轻度发烧、头痛和咽痛。一般来说,年老体弱者、儿童、患有慢性病者和免疫力低下的人容易被流感或感冒找上门来。

预防措施

要预防流感或感冒,除了接种流感疫苗外。

(1)要注意随温度变化选择衣物,注意保暖。

(2)要增加户外活动,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

(3)要多喝水,多吃水果,多服用维生素C。

(4)要注意通风,每天开窗通风半小时到一个小时。

2、慢性支气管炎

慢性支气管炎一般是由感染、长期吸烟等因素引起的。一般来说,老人、吸烟者、患有慢性病和免疫力低的人(如患有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在冬天里都容易发作慢性支气管炎,而且容易发展成肺气肿,严重的甚至会发展成肺心病。这是因为在立冬后,如果受凉,抵抗力又差,就会引起慢性支气管炎的急性发作,严重的甚至病情会持续1到2个月,有的直到天气转暖时才会缓解,而且病情也容易反复。

预防措施

(1)要在生活起居上多注意,饮食要适度,少吃辛辣的食物,多吃蔬菜和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

(2)要注意保暖,别着凉,尤其对于慢性支气管炎的高危人群来说。

(3)居室要注意通风换气,早晨起来或者白天阳光比较好时尽量通风半小时左右,因为室内空气污染也会引发或加重病情。

(4)要加强锻炼,但锻炼时要注意不要只是大口呼吸,尽量是口鼻交替呼吸。

3、关节痛

立冬后较强的冷空气也可能引发关节病痛的发作。一般来说,当日温度变化在3摄氏度以上,气压变化大于10百帕以上,相对湿度变化大于10%以上,如此一来关节痛病人就会多起来。而且疼痛发作也可能出现在天气变化的前一天,这就是“旧伤疼痛明日雨”的由来。

预防措施

有关节炎和其他伤痛的患者,平时要加强锻炼,以改善和调节关节功能,减少关节病痛。在天气变化前采取保暖措施。

4、心脑血管疾病

寒冷的气候会使人的血管收缩,使血压增高或血压不稳定,心脏负担加重,容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一般来说,如果冬天里老人数日或数周有乏力、头晕、烦躁、胸部不适,活动时心悸、心绞痛或心绞痛发作频繁、剧烈、持久的情况,就该小心是否是心脑血管疾病找上门来了。

预防措施

(1)要知冷知热,尽可能保持身体的恒温。

(2)要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精神紧张和情绪激动。

(3)要注意劳逸结合,适当增加体力活动,定时定点休息,防止过度疲劳。

(4)控制体重也很必要。过度肥胖会使心脏负荷加重,应该限制总热量的摄入。

相关推荐Related to recommend

晨起口苦暗示身体警报?当心这4种潜在健康隐患,建议收藏自查
关节一到雨天更疼?湿气加重的3类炎症信号别忽视
血压忽高忽低要当心,这5个信号提示血管在报警
首页 拨打电话 在线咨询 在线预约 路线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