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节气 天气走向寒冷,健康收养为先

时间添加时间::2021-10-08 看阅读量:96

  寒露属于秋季的第五个节气,是天气由凉爽向寒冷的转折。寒露节气后,寒意猛增,万物随寒气增长,在自然界中,阴阳之气开始转变,阳气渐退,阴气渐生。此时,大地萧瑟,落叶满地。在北方,早已霜冷袭人,东北和西北有些地区甚至已然飘雪。此时正是人体阳气收敛,阴精潜藏于体内之时,养生应以保养阴精为主。

  寒露已到,这几件事要注意

  1、不要赤脚露腿

  民间有“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的养生谚语。寒露节气后,昼渐短,夜渐长,气温逐渐下降。由于我们的双脚离心脏最远,血液供应较少并且脚部的脂肪层较薄,所以特别容易受到寒冷的刺激。脚部一旦受凉也特别容易引起上呼吸道黏膜毛细血管收缩,导致人体抵抗力下降,病邪就会乘虚而入。

  寒露时节天气寒凉,容易引起咳嗽,甚至诱发支气管哮喘及哮喘性支气管炎。因此,寒露时节让脚部保暖是养生的重要原则,不要赤脚露腿,以防“寒从足生”。

  2、不吃辛辣食物

  寒露节气前后,空气较为干燥,“秋燥”易伤人。寒露饮食可以“酸、甘、润”为主。

  “秋之燥,宜食麻以润燥。”中医学认为,五味中的酸、甘可化阴生津,如黑芝麻、核桃、花生、雪梨、蜂蜜、甘蔗、牛奶、银耳、百合、莲子等食物,可养阴、生津、润燥、缓解人体干燥症状。

  少食辛辣刺激、熏烤等食物,避免损伤人体阴精。辛辣类的食物,助热生燥,在干燥秋季食用,会让身体内的燥邪加重,进一步损耗体内的津液,导致人们口干舌燥问题加重,而且肺脏健康也会受到极大的破坏。

  3、慎喝凉茶

  尤其对于上班族来说,由于工作繁忙,有的人少不了熬夜,到了寒露时节,天气变化大,人们往往容易出现口舌干燥、牙龈肿痛等上火的症状,因此会经常饮用凉茶达到降火的目的。秋天人们上火主要是因为气阴两虚或气不化阴,而喝凉茶则会加重秋燥的症状,耗气伤阴。

  4、注意保暖防冻

  “春捂秋冻,不生杂病”,其“秋冻”是指在秋季应慢慢添衣,以增强身体的御寒能力,为适应寒冷的冬季做好准备。

  但是,身体抵抗力不太好的老人、孩子,如果在寒露时节(尤其早晨和晚上),过度追求穿着单薄,恪守秋冻的“戒律”,反而易引起呼吸道、关节、心脑血管、消化道等的疾病。因此,寒露时节,不宜盲目秋冻,体质不好或有慢性疾病的人群,更要注意保暖防冻。

相关推荐Related to recommend

突然眼前发黑?警惕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今日立夏:养生先“养心”,做好这四点,养心祛湿保健康!
视力突然下降别拖延,当心视网膜病变!
首页 拨打电话 在线咨询 在线预约 路线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