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心悸、胸闷等症状在年轻人中并不少见。很多人往往将其归结为压力大、没休息好,从而忽略了背后可能隐藏的心脏问题。以下这五种心脏问题就最易被年轻人忽视。
心肌炎
心肌炎是指心肌的炎症性疾病,病毒感染是常见病因。很多年轻人在感染病毒后,如流感病毒、柯萨奇病毒等,可能只表现出轻微感冒症状,如发热、乏力等,并未重视。然而,病毒可能已悄悄侵袭心肌,引发心肌炎。
心肌炎早期症状可能不典型,仅表现为心悸、胸闷,偶尔伴有轻微胸痛。但由于年轻人身体状况较好,对不适症状耐受性较强,容易忽视这些信号。若不及时治疗,心肌炎可能发展为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甚至危及生命。
心脏神经官能症
这种疾病与精神心理因素密切相关。如今,年轻人面临着巨大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压力,长期处于焦虑、紧张、抑郁等不良情绪中。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常感觉心悸、胸闷,仿佛心脏要跳出嗓子眼,还可能伴有头晕、失眠、多梦等症状。
但各项心脏检查,如心电图、心脏超声等,往往结果正常,这使得很多年轻人和医生都容易将其误认为是精神心理问题,而忽略了心脏神经调节方面的异常。实际上,这是一种功能性心脏疾病,虽不会直接危及生命,但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先天性心脏病
部分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在婴幼儿时期症状不明显,随着年龄增长,到了青年时期才逐渐出现症状。例如,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等简单先心病,在病情较轻时,患者可能仅在剧烈运动后出现心悸、胸闷、气短等症状,休息后即可缓解。
由于年轻人缺乏对先天性心脏病的认知,且症状不典型,很容易被忽视。若不及时治疗,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肺动脉高压、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
早搏
早搏是指异位起搏点发出的过早冲动引起的心脏搏动。年轻人可能因熬夜、酗酒、喝浓茶咖啡等不良生活习惯诱发早搏。早搏发生时,患者会突然感觉心脏“咯噔”一下,或出现心悸、胸闷。
很多人认为早搏只是小问题,无需治疗。但频繁的早搏可能影响心脏的正常功能,导致心脏扩大、心力衰竭等。尤其是患有器质性心脏病的年轻人,早搏可能提示病情加重。
心肌桥
心肌桥是一种先天性的冠状动脉发育异常。正常情况下,冠状动脉走行于心肌表面,而心肌桥患者的冠状动脉某一段会走行于心肌内。当心肌收缩时,会压迫这段冠状动脉,导致心肌供血不足,从而引起心悸、胸闷、胸痛等症状。
由于心肌桥在年轻人中相对少见,且症状与其他心脏疾病有相似之处,容易被误诊为冠心病等其他心脏疾病,从而延误治疗。
年轻人应重视心悸、胸闷等症状,及时就医,进行全面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心脏问题,守护心脏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