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作为人体重要的排泄和内分泌器官,承担着过滤血液、排出废物、调节水电解质平衡和血压等关键功能。然而,肾脏疾病早期症状往往较为隐匿,容易被忽视。了解肾功能下降的早期信号,对于早期发现和治疗肾脏疾病至关重要。以下为你详细介绍肾功能下降的5个早期信号,尤其是第三个,一旦出现务必及时就医检查。
1. 疲劳乏力
当肾功能下降时,身体内的毒素和代谢废物无法及时有效排出,会在体内堆积。这些毒素会影响身体的正常代谢和能量供应,导致身体各器官功能受到影响,使人感到异常疲劳乏力。即使经过充分休息,这种疲劳感也难以缓解。同时,肾脏分泌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会影响红细胞的生成,导致贫血,进一步加重疲劳症状。
2. 尿液异常
尿液是反映肾脏健康的重要窗口。肾功能下降时,尿液可能出现多种异常变化。例如,尿液颜色变深,可能呈现浓茶色或酱油色,这可能是由于尿液中红细胞增多或蛋白质含量过高所致。尿液中出现泡沫,且泡沫细小且长时间不消散,提示可能存在蛋白尿,即尿液中蛋白质含量超标。此外,夜尿增多也是肾功能下降的常见信号,正常人夜间排尿次数一般不超过2次,若夜间频繁起夜排尿,可能意味着肾脏浓缩功能减退。
3. 水肿
水肿是肾功能下降较为明显的早期信号之一。肾脏具有调节体内水分和电解质平衡的功能,当肾功能受损时,水钠潴留,多余的水分无法正常排出体外,就会在体内积聚,导致水肿。水肿通常首先出现在眼睑、面部等组织疏松的部位,随着病情加重,会逐渐蔓延至下肢、脚踝甚至全身。如果发现自己在晨起时眼睑浮肿,或下肢出现按压后凹陷不易恢复的水肿,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及时前往医院进行检查。
4. 血压升高
肾脏在调节血压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可以通过分泌肾素等激素来调节血管紧张度,从而维持血压的稳定。当肾功能下降时,肾素分泌异常,会导致血管收缩,血压升高。这种由肾脏疾病引起的高血压称为肾性高血压,与普通高血压不同,肾性高血压往往难以通过常规的降压药物得到有效控制。因此,如果发现自己的血压突然升高,且难以控制,应考虑是否存在肾功能下降的问题。
5. 皮肤瘙痒
肾功能下降时,体内的尿素氮、肌酐等代谢废物无法正常排出,会在皮肤表面沉积,刺激皮肤神经末梢,引起皮肤瘙痒。这种瘙痒通常较为顽固,使用一般的止痒药物效果不佳。此外,肾脏功能受损还可能导致钙磷代谢紊乱,引发皮肤干燥、脱屑等症状,进一步加重皮肤瘙痒的程度。
肾脏健康关乎全身,一旦出现上述早期信号,尤其是第三个水肿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尿常规、肾功能、肾脏超声等,以便早期发现肾脏疾病,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保护肾脏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