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崖式降温”来袭,注意防好5种疾病

时间添加时间::2022-11-29 看阅读量:51

中央气象台发布寒潮橙色预警,11月28日至30日,受寒潮影响,我国中东部地区将自北向南出现剧烈降温、大风、沙尘和大范围雨雪天气。大部地区有4~6级偏北风,阵风7~9级;气温先后下降10℃~16℃,部分地区降温幅度可达18℃以上。“断崖式降温”来袭,注意防好5种疾病。

1. 防哮喘、慢阻肺

冷空气刺激后气道免疫力下降,功能受损,继而气道反应性增高,引起咳嗽、胸闷甚至哮喘、呼吸困难等。

因此,气温骤降时有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患者容易病情反复或加重。体质弱的人寒冷天气尽量减少出门,出门时可以戴口罩,增加衣服,重视头部、胸背和足部保暖以免着凉。

2.“老胃病”易发作

天气转凉的时候就是胃肠道疾病的高发期。因为低温的刺激会引起毛细血管收缩,影响胃酸分泌和胃部血液循环,从而引发急性胃痉挛、胃溃疡、胃肠炎等胃肠道疾病。

本身有胃病的人冬季要特别注意保暖,根据气候的变化及时增减衣服,防止腹部受凉。在饮食上也要注意暖胃养胃,多喝些热水,少吃冷食,按时吃饭。

3. 防心梗、心绞痛

大部分冠心病患者对天气变化的敏感性很高,特别是寒冷天气。突然的寒冷刺激会引起冠状动脉痉挛,出现急性心肌缺血,诱发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

天气转冷,户外活动减少,血液黏稠度增加,容易形成血栓,诱发心梗。气温骤降,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容易出现心肌缺血,这是秋冬季节引发心脏疾病的重要原因。

4. 防脑卒中

冬季是脑梗的高发季节。气温骤降,昼夜温差悬殊,低气压、高湿度,都容易刺激体内控制血管活动的神经,造成小动脉血管的持续痉挛,使得血压骤然上升,脑卒中意外也接踵而至。

5.防骨折、防腰痛

冬天气温低,人的血管收缩,肌肉和韧带柔韧性较差,对关节的保护力度减弱,运动中稍有不慎就会造成关节损伤及骨折。寒冷刺激下,还有诱发腰痛、肌肉痉挛等。

相关推荐Related to recommend

突然食欲激增要当心!可能是甲亢前兆
皮肤莫名淤青?当心这3种血液疾病
突然眼前发黑?警惕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首页 拨打电话 在线咨询 在线预约 路线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