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火又怕冷?多是中焦不通,中医带你了解上热下寒体质

时间添加时间::2023-07-25 看阅读量:182

今天跟大家聊聊“上热下寒”的问题。生活中,很多人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吃一点热性的食物就上火,出现口腔溃疡、脸上长痘痘等症状。上火了那就吃点清热的药吧,但一吃马上就会肚子痛、拉肚子。

这说明身体出现上热下寒的情况了。所谓上热下寒,就是说上半身一片火热,下半身一片虚寒。

上热下寒有哪些症状表现?

上热:容易上火、口腔溃疡反复发作、牙龈肿痛、脸上长痘、失眠烦躁等;

下寒:小腹摸上去凉凉的,容易腹泻,双脚冰凉、怕风怕冷、夜尿频多、腰膝酸冷、大便不成形、女性会出现痛经等。

补药一补,上火的症状更严重了,于是就改用清热泻火药,虽然短时间内火可能被灭掉,但它来得更频繁了,比如口腔溃疡反复出现,总也好不了。有的人吃完泻火药后,还会出现腹泻等不适。因为泻火药大多苦寒。

身体为什么会出现上热下寒?

这就不得不说说三焦了。心火在上焦,肾水在下焦,正常情况下,心火往下降,去温煦肾水,肾水药往上升,去滋润心火,一升一降,处于一个平衡的状态,人体能够正常运转。

但无论是心火的下降,还是肾水的上升,都是要经过中焦脾胃的。脾主升,胃主降,一旦脾胃失调,脾不能升,胃不能降,整个中焦就不通了,就会导致下面的肾水上不去,心火没有肾水相济州,火上行成炎,而出现口腔溃疡、牙龈肿痛、失眠心烦等症状;心火下不去,肾水独自在下面,则出现小腹发凉、腰膝冷痛、腹泻等症状。

那么上热下寒该如何调理呢?

下寒,并不是真的因为阳虚严重,上热,也不是真的因为内热大,而是体内的火没用上。所以,调理上热下寒,就要以“打通中焦、引火归元”为原则,把上焦的热引下去,来温暖下焦的寒,把下焦的寒导上去,来清上焦的热。

相关推荐Related to recommend

青少年胸痛胸闷?警惕心肌炎的4个前兆
长期手抖别忽视,可能是这3种神经系统疾病
孩子长期鼻塞?警惕腺样体肥大的4个征兆
首页 拨打电话 在线咨询 在线预约 路线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