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喝水好还是晚上喝水好?一些人的答案可能是早上。除了“晨起一杯水”的说法,有的人认为,晚上喝水容易导致起夜、第二天“脸肿”,因此睡前不如不喝水。然而在这里需要提醒一下,3类人更适合睡前喝杯温水。
第一类是老年人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身体机能逐渐下降,血管弹性减弱,血液黏稠度增加,容易导致血液流通不畅。如果老年人睡前喝水,可以降低血液黏稠度,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从而降低夜间心血管病的发生概率。
第二类是高血压患者
高血压患者血压较高,容易导致血管损伤和动脉硬化,从而增加夜间心血管病的风险。如果高血压患者睡前喝水,可以降低血压,减轻血管负担,从而降低夜间心血管病的发生概率。
第三类是肥胖或高血脂患者
肥胖和高血脂患者容易出现血管堵塞和动脉硬化,增加夜间心血管病的风险。如果这类人睡前喝水,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减轻血管负担,从而降低夜间心血管病的发生概率。
喝水降低夜间心血管病风险的原因
喝水可以降低夜间心血管病的风险,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喝水可以降低血液黏稠度,促进血液循环,减轻血管负担。这对于老年人、高血压患者、肥胖或高血脂患者来说尤为重要。
2、喝水可以扩张血管,降低血压,减轻心脏负担。这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非常有帮助。
3、喝水还可以促进代谢,帮助身体排除多余的废物和毒素,维护身体健康。
如何正确喝水?
虽然喝水有很多好处,但是也要注意正确喝水的方法。一般来说,每天喝足够的水是必要的。对于一般成年人来说,每天饮水量应该在1500-1700毫升左右。对于那些需要降低夜间心血管病风险的人来说,可以适当增加饮水量。同时,睡前喝水也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不要喝太多水。喝太多水会导致夜尿增多,影响睡眠质量。一般来说,喝一杯水(200-300毫升)左右即可。
2、不要喝太烫的水。喝太烫的水会对口腔和食管造成伤害,同时也会刺激胃肠道黏膜,导致胃痛、胃胀等症状。一般来说,喝温水即可。
3、不要喝太冷的水。喝太冷的水会刺激胃肠道黏膜,导致胃痛、腹泻等症状。一般来说,喝温水或稍微凉一些的水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