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7日是第26个“世界哮喘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强化哮喘教育”。
什么是哮喘?
哮喘,全称为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其核心特征是气道的持续性炎症,患者的气道因此变得异常敏感(即气道高反应性)。这种炎症涉及多种免疫细胞,会引起气道结构的变化,使其在遭遇冷空气、烟雾、花粉、尘螨或剧烈运动等刺激时,发生急剧的收缩和黏液分泌增多,导致气流受限。哮喘往往在夜间或清晨更为严重,给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尤其是儿童和青少年群体更为常见。
哮喘有什么症状?
·喘息:这是哮喘最为人熟知的症状,表现为呼吸时发出的响亮哨声,尤其是在呼气时更为明显。
·咳嗽:哮喘患者的咳嗽可能干咳无痰,也可能伴随少量白色泡沫痰,夜间或清晨加剧,运动或遇到冷空气时也可能诱发。
·胸闷:患者会感觉胸部紧绷或有重压感,难以深呼吸。
·呼吸困难:随着哮喘发作,患者可能会经历逐渐加重的呼吸困难,感觉氧气不足。
·夜间症状:哮喘症状往往在夜间和清晨加重,影响睡眠质量。
·前驱症状:哮喘发作前,部分患者可能会有鼻子痒、打喷嚏、流鼻涕、流眼泪等过敏反应。
·发作性症状:症状可能突然出现,持续数小时至数天,并可能自行缓解或经治疗后缓解。
除了这些典型症状,长期未经控制的哮喘还可能导致一系列并发症,如:
·缺氧,表现为头痛、嗜睡、神志恍惚等。
·长期咳嗽可能导致声音嘶哑。
·反复发作可引起肺功能下降,发展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气肿或慢性呼吸衰竭等。
如何预防和治疗哮喘?
若不进行恰当管理和治疗,哮喘的发作频率可能会增加,长期以往加重病情进展,气道功能持续下降,严重时可干扰日常活动、学习和工作,甚至威胁生命健康。因此,合理的防治措施至关重要。
预防措施
·避免过敏原和刺激物:识别并尽可能避免接触个人已知的过敏原(如花粉、尘螨、宠物皮屑、霉菌等)和刺激物(如烟草烟雾、空气污染、强气味的化学品)。
·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1.维持健康体重,避免肥胖;
2.均衡饮食,增加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避免过多摄入产气食物;
3.定期体育锻炼,但应避免可能引发哮喘的高强度运动;
4.保持充足水分,有助于稀释痰液,促进排出。
·室内空气质量:使用空气净化器,定期清洁家居,减少尘螨和霉菌的滋生。
·流感疫苗接种:定期接种流感疫苗,减少呼吸道感染的风险,因为感染是哮喘发作的常见诱因。
有研究显示,有约8成左右的哮喘患者在经历正确治疗后病情得到良好的控制。通过患者与医生的互相配合,家庭与社会的关爱和支持,坚持科学治疗、长期管理,相信会有更多的哮喘患者摆脱疾病的困扰,享受自由的呼吸。
【来源: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