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水肿别忽视,可能是心衰发出的求救信号

时间添加时间::2025-07-11 看阅读量:130

在日常生活中,不少人会遇到下肢水肿的情况,尤其是老年人。很多人往往不以为意,觉得休息休息、抬高下肢就能缓解。然而,下肢水肿可能并非表面那么简单,它有可能是心衰发出的求救信号。

下肢水肿与心衰的关联机制

心脏如同人体的“发动机”,负责将血液泵送到全身各个部位。当心脏功能因各种原因受损,出现心力衰竭时,心脏的泵血能力就会下降。这就好比一个水泵,其动力不足时,无法将水顺利地输送到远处,水就会在低洼处积聚。在人体中,血液回流心脏的过程受阻,下肢静脉压力升高,血管内的液体就会渗出到周围组织间隙,从而引发下肢水肿。这种水肿通常从脚踝开始,逐渐向上蔓延,严重时可能累及小腿甚至大腿。

心衰引发下肢水肿的特点

心衰导致的下肢水肿具有一些独特的表现。与普通的水肿不同,它常常在活动后加重,休息后稍有缓解,但不会完全消失。而且,这种水肿往往双侧对称出现,按压时会出现明显的凹陷,且凹陷恢复较慢。除了下肢水肿,心衰患者还可能伴有其他症状。比如,活动后容易出现气短、喘息,这是由于心脏功能下降,肺部血液淤积,气体交换受到影响所致。患者还可能感到乏力、疲倦,因为身体各组织器官得不到充足的血液供应,能量代谢出现障碍。夜间睡眠时,患者可能会突然被憋醒,需要坐起来或站立一段时间才能缓解,这被称为端坐呼吸,也是心衰的典型表现之一。

下肢水肿可能带来的后果

如果对心衰引发的下肢水肿掉以轻心,没有及时诊断和治疗,病情会不断恶化。心脏功能会进一步受损,导致全身各个器官的血液灌注不足。肾脏得不到足够的血液供应,会影响其排泄功能,引发水钠潴留,加重水肿。同时,肝脏也会因淤血而肿大,影响其正常的代谢和解毒功能。长期的心衰还会导致心肌重构,使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发生不可逆的改变,增加心律失常、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

应对措施

一旦发现下肢水肿,尤其是伴有上述心衰相关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医生会通过详细的问诊、体格检查以及心电图、心脏超声、BNP检测等辅助检查,来明确是否存在心衰以及心衰的严重程度。一旦确诊,患者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服药,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危险因素,同时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控制盐和水分的摄入,定期复查,以延缓病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

下肢水肿可能是心衰的早期信号,我们一定要提高警惕,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守护好心脏健康。

相关推荐Related to recommend

慢性咽炎老不好,可能是这四个原因在捣鬼
干燥综合征不只是口干,这五大系统都会受牵连
冠心病发作前,心脏发出的四次“警告”,千万别忽视!
首页 拨打电话 在线咨询 在线预约 路线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