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悄无声息?身体这五处疼痛或是骨量流失信号

时间添加时间::2025-07-22 看阅读量:189

骨质疏松被称为“沉默的杀手”,因其早期症状隐蔽,往往在骨折发生后才被察觉。然而,骨骼在无声流失骨量的过程中,会通过身体多处疼痛发出预警信号。以下五处疼痛或是骨量流失的典型表现,需引起高度重视。

一、腰背部疼痛

脊椎椎体是骨质疏松最早受累的部位。当骨量流失导致椎体变薄、强度下降时,轻微外力(如咳嗽、弯腰)即可引发椎体压缩性骨折。此时,患者常感到持续性腰背痛,尤其在活动、站立或负重时加重,卧床休息后可缓解。若未及时干预,多次骨折会导致身高缩短、驼背,甚至影响呼吸功能。

腰背痛是骨质疏松最常见的首发症状,约70%的患者以疼痛为主诉就诊。双能X线吸收仪(DXA)检测可精准评估骨密度,早期发现骨量减少。

二、髋部疼痛

髋关节作为人体最大承重关节,骨质疏松会削弱股骨颈的支撑力,导致软骨磨损加剧或隐匿性骨折。患者常表现为髋部深部疼痛,行走、上下楼梯时加重,可能放射至大腿内侧或膝关节。严重时,轻微跌倒即可引发股骨颈骨折,需手术治疗。

髋部骨折后1年内死亡率高达20%-30%,因此早期识别髋部疼痛至关重要。中老年人若出现不明原因的髋痛,应立即进行骨密度检测。

三、膝关节疼痛

骨质疏松与骨关节炎常“狼狈为奸”。骨量减少导致关节软骨下骨硬度下降,加速软骨磨损,引发炎症反应。患者会出现膝关节肿胀、僵硬,尤其在久坐后站立或上下楼梯时疼痛明显。部分患者可能误以为仅是关节炎,忽视骨质疏松的根源。

治疗双膝骨性关节炎伴骨质疏松需“双管齐下”: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以增强骨密度,同时通过物理治疗(如热敷、理疗)缓解关节炎症。

四、手腕疼痛

桡骨远端(手腕部位)是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高发区。当骨量流失导致骨骼脆性增加时,即使轻微跌倒(如手掌撑地)也可能引发骨折。患者会感到手腕剧烈疼痛、肿胀,活动受限,严重时可见手腕畸形。

建议中老年人应避免手部过度负重,日常可佩戴护腕保护。若发生手腕疼痛,需立即就医排除骨折,并通过骨密度检测评估骨质疏松风险。

五、脚踝疼痛

脚踝承受全身重量,骨质疏松会显著增加应力性骨折风险。患者常表现为行走时脚踝疼痛,休息后缓解,但反复发作。若未及时干预,骨折可能进一步恶化,导致长期行走困难。

脚踝疼痛患者需减少负重活动,可通过支具固定促进愈合。同时,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结合适度运动(如游泳等)增强骨强度。

骨骼健康需未雨绸缪,莫待骨折方知惜。骨质疏松的疼痛信号是身体发出的“最后警告”,通过关注腰背、髋部、膝关节、手腕和脚踝的异常疼痛,结合早期筛查与干预,可有效延缓骨量流失,降低骨折风险。

相关推荐Related to recommend

骨质疏松悄无声息?身体这五处疼痛或是骨量流失信号
大暑至 盛夏浓丨北京崇文门中医医院教你“以热制热”,健康度过最热15天!
脑梗发作有先兆!这几个症状哪怕只占一条也要快就医
首页 拨打电话 在线咨询 在线预约 路线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