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4月11日是世界帕金森病日。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已成为继心脑血管病、肿瘤之后影响中老年健康的第三大危险因素。关于帕金森,我们较为熟悉的症状就是“手抖”,事实上,帕金森病不仅仅是“手抖”那么简单。
帕金森综合症
帕金森综合症分为两类症状,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
运动症状:
震颤 表现为在没有动作的时候,手出现颤抖,像搓药丸姿势。
肌肉强直 典型的帕金森症状,主要表现在肌肉力量没有问题,但对于肌肉利用出现问题。如肌肉在肘关节弯曲时僵硬,也可能在肘关节强直过程中伴有震颤。
运动迟缓 初期表现,站起后起步困难,步距较小;面部表情僵硬;写字字体变小或不清楚;说话音调逐渐低沉,吐字不清楚;晚期表现为步态不稳,容易摔倒;慌张步态,走路快,步距小;冻结步态。
非运动症状:
症状较轻,主要表现为嗅觉减退、睡眠障碍、抑郁、便秘等症状。
为什么会出现帕金森病
帕金森发病机制十分复杂,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1.年龄老化 帕金森主要发生于中老年,提示老龄与发病有关;
2.环境因素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生活中经常接触毒物,如农药、油漆等也会导致帕金森病的发生;
3.药物使用不当 平时应慎重服用药物,在服药前应考虑到药物副作用,听从专业医生指导。
关于帕金森病的预防
1.要健康饮食,可以适度地饮用咖啡或茶,但要控制奶制品的摄入;
2.积极控制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基础疾病;
3.避免或减少应用诱发震颤麻痹的药物;
4.多参加体育锻炼及脑力活动;
5.避免或减少接触对人体神经系统有毒的物质,如一氧化碳、锰、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