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普遍认为骨质疏松多是缺钙引起的,但其实缺钙只是造成骨质疏松的原因之一,或者说是中间环节。缺钙的背后其实还有更复杂的原因,而糖尿病就是不能忽视的重大风险之一。
糖尿病影响骨质疏松的4大因素
1、排泄量增加
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是多饮、多尿,而大量的钙、磷矿物质就会随着尿液排除体外,如果此时缺乏必要的钙剂补充,就会造成患者的钙负平衡,继而引发一系列的激素水平变化,促使溶骨作用增强,最终导致骨质脱钙、骨质疏松。
2、胰岛素缺乏
胰岛素是重要的骨生长调节因子,参与骨矿化效应,对钙吸收和骨矿化都发挥重要作用。由于糖尿病造成胰岛素相对或绝对的分泌不足,将导致成骨细胞对骨骼的新生与塑造作用出现障碍,破骨细胞对骨吸收作用增强,使得骨吸收速度远大于骨形成速度,最终加速了骨质疏松的形成。
3、钙吸收不足
如果糖尿病控制不佳,随着“糖龄”的增加,会出现肝肾功能的损害,我们体内的活性维生素D(主要是维生素D3)不断减少,相应的钙、磷等矿物质从肠道吸收的量也大幅减少,骨钙量日益下降自然会加速骨质疏松的发展。
4、药物影响
糖友们往往要长期服用药物,个别降糖药物加上糖尿病患者自身蛋白质代谢异常,会使糖尿病患者骨基质的合成进一步减少,再加上糖尿病患者所摄入的钙、磷沉积不到骨骼当中,这就会导致骨骼脆性增加、骨密度降低,骨质疏松风险加大。
做好4点有助糖友降低骨质疏松风险
1、控制血糖
这是基础中的基础。糖尿病患者的骨密度与病程及各项关键指标水平(如糖化血红蛋白、血糖、尿白蛋白)相关。糖化血红蛋白不达标、低血糖、糖尿病并发症,都会进一步增加骨质疏松形成习惯性骨折的风险。
2、遵医嘱选择用药
有高骨折风险的糖尿病患者,或已经出现骨质疏松的糖尿病患者,应尽量避免使用会影响骨代谢的药物,更推荐选用那些具有骨保护作用的降糖药物。当然医生也会在全面评估患者骨质疏松病情与糖尿病病程之后,做出适合的选择。
3、优化生活方式
糖尿病患者应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适度有氧运动以增强肌力,均衡饮食以减少脂肪摄入,充足日照补充维生素D,摄入足够的钙元素,减少钠盐摄入,戒烟等。更重要的是,还应及时检测骨密度。
4、预防跌倒
高龄糖友如果出现步履蹒跚、行走不稳的表现,提示糖友已经存在平衡能力下降,需进行平衡能力训练。肌力的增强和平衡感的改善,可以帮助糖尿病性骨质疏松患者减少跌倒风险。